这是为科隆圣科伦巴教堂制作的三联画(一幅画分为三部分)的中央面板。它的两块侧板——或称百叶窗——收藏于利物浦沃克美术馆。
一小群人哀悼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:圣母玛利亚,他的母亲,与三位心烦意乱的圣女站在十字架脚下,对面是一位红眼的圣约翰福音传道者。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,而与他同钉十字架的两个小偷则被绳子捆起来。他们身体扭曲的姿势表明他们正在忍受折磨的痛苦,而基督的身体在死亡中是平静的。
在左边的人群中,基督被钉在十字架前,当他把十字架抬到行刑地点时,被十字架的重量压垮了。画面右上角显示他的身体被从十字架上取下。
关注人生、关注现实,参与社会的变革和进步,是中国古典油画最突出的品格;在西方造型体系的观念和方法中,融进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的美学趋向,使中国油画具有民族气派,是中国油画最鲜明的特色。"从20世纪中国油画的行程看,这两点确实是体现得较鲜明的,而这些无疑应归属于油画之形式风格层面和精神内容层面范围。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油画家朱乃正则从另一视角作了考察,他注意到,油画与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密不可分,"中国古典油画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后,构建了以现实主义为主流的油画教育体系。这一体系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。经过20世纪50年代学习前苏联的油画教育经验,我们逐步摸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油画教学和创作道路"。油画创作中的个性语言主要依靠于艺术家的主观审美来加以选择,同时画家自身的文化修养、喜好、经历和所处的时代、民族等又影响画家对个性语言的选择,因此需要从作品的精神层面数字油画、技法的锤炼两方面来评析油画的个性语言之形成,进而研究其艺术价值。 |